除了在刚结束刑期时,有几次接受采访之外,依然与足球形影不离的他们,已经许久没有公开发声了。倒是在一些稀松平常的业余球局上,祁宏和申思的身影,总会时常出现、成为焦点。
当曾经的沪上德比、世界杯荣耀烟消云散,“假球事件”盖棺定论时,经受了法律制裁的他们,早就不再是中国足球的主角了。远离普罗大众的聚焦,他们回到中国足球金字塔体系的根基,继续做着力所能及的贡献。
2018年11月,在接受《足球》报采访时,申思如是说道:“一个梅西解决不了中国足球的根本问题。对于俱乐部来讲,除了培养队员,还要培养年轻的教练,把经验在比赛中实打实灌输给队员和教练,在激烈的比赛中领会,我觉得对他们的发展来说,是很有利的……”
申思觉得:“我们提高足球水平,先不要寄望在中国的足球环境下出现德布劳内、阿扎尔这样的人,我们得先把自己的整体水平提高……我们用10年、15年,有耐心地积累下去。以目前中国参与足球的人口,以国家加大对足球的投入的扩大,取得成功是必然的。”
很显然,这个曾经在沪上德比意气风发的男人,已经重新融入了中国足球的环境。过去的往事无需再提,他完全将自己的事业与中国租期的未来捆绑在一起。
其实,说到申思之于中国足球的地位,除了沪上的名气和国脚的身份,他还以个人的名义,为中国足球增添过一份荣誉——世界任意球大师赛,亚军。
由于没有得到任何官方组织的认证,美其名曰的“世界任意球大师赛”,只是一项玩票赛事而已。近16年时间,它仅仅举办过两次而已。
2004年12月,第一届世界任意球大师赛在集训胜地——马尔贝拉举行。彼时,马尔贝拉市政球场被临时改造为“半场”,在三面看台的围绕下,2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“任意球专家”以各自主罚的方式比拼脚法。
为了增加赛事的人气,组委会分别向罗比尼奥、马斯切拉诺、德尔·皮耶罗、卡卡、舍普琴科等人都发出了邀请。但真正来到比赛现场名角,仅有“光头裁判”科里纳、西班牙门将卡尼萨雷斯,以及尚未退役的传奇——齐达内。
在预赛的比拼中,申思的发挥并不算出彩,如果不是在25米的射门尝试中,轰出了一记被评为当日最佳进球的任意球,他可能连进入决赛的机会都无法获得。
待到第二天的决赛,特赦入围的申思,得到了与伊尔迪里姆、恩格拉尔、里卡德(2007-08效力上海申花)、切赫、本贾明、加尔卡继续比拼的机会。当然,参赛选手中还有乘坐专机抵达现场的齐达内。
在申思出场之前,万众期待的齐达内,已经来去匆匆地完成了比赛。很遗憾,法国人的脚感并不理想,前后共计16次施射,只有1次入网、2次中柱、3次中墙、3次被扑,总得分12分。在向球迷挥手致意后,法国人一脸轻松地走出球场。
在13次射门中,申思打进3球,3次中墙,3次被封,4次失靶,总得分达到20分。虽然不及冠军伊尔德里姆的25分,但也足够力压齐达内(12分)和本贾明(12分),荣膺亚军。
说来有些夸张,但在那时候,中国足球的球员们也算得上身怀绝技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